1. <p id="tjwrj"></p>

      <table id="tjwrj"><strike id="tjwrj"><mark id="tjwrj"></mark></strike></table>
    2. <track id="tjwrj"><label id="tjwrj"><menu id="tjwrj"></menu></label></track>
      1. <object id="tjwrj"><strong id="tjwrj"></strong></object>

        <p id="tjwrj"></p>

        文獻中心

        爽心茶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對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癥保肝降脂作用的觀察

         
        齊  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100010)
         
             我國是乙肝發病大國,雖然高脂血癥與HBV感染無特定聯系,卻是慢性乙肝臨床較常遇到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變化,高脂血癥有明顯增多的趨勢;慢性乙肝肝細胞的慢性炎癥,肝轉化代謝功能降低,導致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癥增加。高脂血癥容易誘發脂肪肝的形成,從而加快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進程,直接影響肝炎患者抗毒治療的效果。目前降脂藥物的肝毒性作用與慢性乙肝既有的肝細胞炎癥的矛盾使得該病的治療成為棘手的難題。我們以爽心茶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對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癥進行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肝病科2005年2月至2006年8月門診180例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肝病學分會2001年聯合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1,及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1997年《血脂異常防治建議》中制訂的高脂血癥診斷標準2。除外肝硬化肝功失代償者,及合并較嚴重內科疾病者。180例患者3月之內均未服用降脂藥物。其中爽心茶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組(簡稱SD組)100人,爽心茶組(簡稱S組)31人,當飛利肝寧膠囊組(簡稱D組)49人。三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均無顯著性差異。
        2.   治療方法
        2.1觀察指標
        肝功指標: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血清谷草轉氨酶(AST),谷氨酰轉肽酶(GGT)。
        血脂指標:甘油三脂(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
        臨床癥狀:倦怠,肝區悶痛,口苦和/或煩急,大便粘滯,嘔惡和/或納呆,脘痞和/或腹脹,頭昏沉。
        2.2給藥方法
        S組:爽心茶,組成:白梅花、砂仁、代代花、橘紅、玫瑰花、杭菊花、綠茶,沸水沖泡代茶飲。
        D組:當飛利肝寧膠囊(四川美大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4粒每日3次口服。
        SD組:爽心茶,組成用法同上;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服法同上。
        每半月就診記錄癥狀體征變化,每月復查肝功及血脂,治療2個月后評價療效。
        3.   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血脂療效:參照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臨床控制:實驗室各項血脂檢查恢復正常;顯效:血脂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有效:血脂檢查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mmol/L;無效:血脂檢測未達到以上指標。
        肝功療效:復常:實驗室各項肝功檢查恢復正常;好轉:各項肝功檢查指標均下降,且其中至少一項下降原值50%以上;無效:未達到以上指標者。
        癥狀療效:消失:臨床癥狀均消失者;好轉:臨床癥狀均減輕,且至少其中一項消失者;無變化: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3.2治療結果
        3.2.1治療前后肝功與血脂檢測結果比較:見表1。
        組別
        ALT(U/L)
        AST(U/L)
        GGT(U/L)
        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
        SD
        n=100
        療前
        96.3±31.8△△
        81.8±20.9△△
        62.8±20.2△△
        3.68±0.75△△
        6.73±1.00△△
        0.85±0.24△
        療后
        41.9±10.3**
        36.1±15.4**
        46.3±8.8*
        2.71±0.70
        6.01±0.64*
        0.95±0.35
        S
        n=31
        療前
        89.9±29.7△△
        79.4±22.8△△
        60.4±24.2
        3.97±0.58△△
        6.62±0.98△
        0.90±0.25
        療后
        59.3±12.3**
        50.5±13.4**
        53.2±9.8*
        2.80±0.98
        6.17±0.73*
        0.94±0.22
        D
        n=49
        療前
        94.5±22.6△△
        83.2±27.1△△
        64.1±21.3△△
        3.72±0.65△△
        6.84±1.16△
        0.86±0.19
        療后
        45.4±12.1**
        44.7±13.7**
        49.9±10.6*
        2.96±0.66
        6.39±0.88*
        0.92±0.36
         
         
         
         
         
         
         
         
         
         
         
        方差分析療后三組間比較**P<0.01,*P<0.05;t檢驗本組治療后比較△△P<0.01,△P<0.05
        3.2.2血脂療效比較:見表2。SD組臨床控制53例,占53.0%,總有效率97%;S組臨床控制12例,占38.7%,總有效率90.3%;D組臨床控制16例,占32.7%,總有效率87.8%。SD組降脂效果明顯優于 S組、D組。
        表2   血脂療效比較
        組別
        n
        臨床控制(%)
        顯效(%)
        有效(%)
        無效(%)
        SD組*
        100
        53(53.0%)
        25(25.0%)
        19(19.0%)
        3(3.0%)
        S組
        31
        12(38.7%)
        11(35.4%)
        5(16.1%)
        3(9.7%)
        D組
        49
        16(32.7%)
        13(26.5%)
        14(28.6%)
        6(12.2%)
         
         
         
         
         
        Ridit分析SD組與S組、D組比較*P<0.05
        3.2.3肝功療效比較:見表3。D復常20例,占40.1%,總有效率85.3%;S組復常8例,占25.8%,總有效率58.1%;D組降酶效果比S組顯著。SD組復常62例,占62.0%,總有效率58.1%。SD組效果最佳,明顯優于 S組、D組。
        表3   肝功療效比較
        組別
        n
        復常
        好轉
        無效
        SD組** *
        100
        62(62.0%)
        36(36.0%)
        2(2.0%)
        S組
        31
        8(25.8%)
        10(32.3%)
        13(41.9%)
        D組*
        49
        20(40.1%)
        22(44.9%)
        7(14.3%)
         
        Ridit分析SD組與S組比較**P<0.01,與 D組比較*P<0.05
        3.2.4癥狀療效比較:見表4。SD組56例癥狀消失,占56.0%。S組、D組分別為31例、49例,占35.5%、32.7%,三組總有效率為92%、90.4%、83.7%。SD組改善臨床癥狀療效更為顯著。
        表4   癥狀療效比較
        組別
        n
        消失
        好轉
        無效
        SD組*
        100
        56(56.0%)
        36(36.0%)
        8(8.0%)
        S組
        31
        11(35.5%)
        17(54.8%)
        3(9.6%)
        D組
        49
        16(32.7%)
        25(51.0%)
        8(16.3%)
         
         
         
         
         
        *Ridit分析與S組, D組比較P<0.01
        4.   討論
        我們認為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癥基本病因病機為外感濕熱疫毒,正虛邪戀,濕熱留連,肝失疏泄,脾困失運,濕濁內生,留滯血分所致。治療應理脾疏肝,清利濕熱,化濁和血。當飛利肝寧膠囊中水飛薊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當藥味苦性寒,清利濕熱,健脾胃。兩藥合用清利濕熱,益肝退黃。藥理研究具有保肝降脂作用3。爽心茶為關幼波老師預防及治療高血脂的經驗方。方中代代花:疏肝理氣,健胃化痰止痛;白梅花:疏肝和胃,清肝散結;橘紅:消食理氣寬中,燥濕健脾消痰;菊花:清熱平肝解毒;砂仁:芳香化濕,善理脾胃之氣滯;玫瑰花:引藥入血分,又可行氣解郁,和血散瘀;綠茶:清肝降血脂。諸藥合用芳香醒脾,爽心舒氣,和胃解脹,化血分濕濁,祛脂清食火。臨床觀察表明:兩種藥單獨應用均有一定的降脂、保肝、改善臨床癥狀的作用,當飛利肝寧膠囊的降酶作用明顯優于爽心茶。爽心茶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在降脂、保肝、改善臨床癥狀上的作用比兩種藥單獨應用有極其明顯的提高,作用全面,穩定。對無效病例分析,三組血清轉氨酶活性均無明顯增加(增加小于正常最高值的一倍)。180例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提示:用爽心茶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癥,其保肝、降脂作用安全、顯著、平穩。爽心茶聯合當飛利肝寧膠囊降脂、保肝雙重療效,為其他肝病合并高脂血癥的治療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思路,臨床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肝病學分會聯合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內科雜志  2001;40(1):62-68.
        2.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血液異常防治建議.中華心血管雜志  1997;25(3):169-172.
        3.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中藥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9.
         
         

      2. 上一篇:當飛利肝寧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觀察
      3. 下一篇:當飛利肝寧治療慢性乙肝臨床療效觀察


      4.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欧美综合网免费体检区试看|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欧美成人高清WW
        1. <p id="tjwrj"></p>

          <table id="tjwrj"><strike id="tjwrj"><mark id="tjwrj"></mark></strike></table>
        2. <track id="tjwrj"><label id="tjwrj"><menu id="tjwrj"></menu></label></track>
          1. <object id="tjwrj"><strong id="tjwrj"></strong></object>

            <p id="tjwrj"></p>